我家那辆电动自行车骑了快三年,最近明显感觉续航差了不少 —— 以前充一次电能跑四十多公里,现在勉强到三十公里就见底,有时候出门办事还得担心半路没电。说实话,我一直没太在意电池的问题,总觉得 “续航降了就是该换了”,压根没想过这背后可能藏着安全隐患,直到看到北京搞电动自行车电池健康评估的消息,才一下子绷紧了弦。
之前刷新闻,总看到电动自行车着火的报道,大多是电池出了问题 —— 有的是充电时爆了,有的是骑到半路突然冒烟,尤其是夏天高温天,看得人心里发慌。我家小区里,不少邻居图方便,晚上会把电池拎回家充电,甚至有人在楼道里拉线充,之前物业劝过好几次,大家嘴上答应,转头该咋充还咋充,说到底还是没真正意识到危险。现在北京免费给电池 “体检”,专门查容量衰减、内阻升高这些看不见的问题,相当于给电池做了个 “全身 CT”,有隐患早发现,总比真出事儿了再后悔强。
更让人觉得靠谱的是,这次检测不是随便走走形式。听说检测人员都是统一培训过的,流程和标准也全是全市统一的,测出来的数据还会上传到市级平台,相当于给每块电池建了个 “健康档案”。要是查出高风险的电池,还会标上 “红码”,提醒单独存放充电,最后还要回收报废,防止流到二手市场继续用。这一套流程下来,从检测到后续处理都管到了,感觉特别踏实。
我上周也推着车去社区的检测点试了试,工作人员用仪器一测,说我家电池容量衰减了快 30%,虽然暂时没到高风险,但建议我别再晚上长时间充电,也别用非原装的充电器。现场还有不少邻居围着看,有人学着看检测报告上的数值,有人问工作人员怎么判断电池鼓包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比平时听物业宣传安全知识管用多了。原来很多人跟我一样,之前都不知道电池用久了会 “老化变质”,也不清楚高温天充电、室内充电的风险有多大,这次 “体检” 顺带还上了堂安全课,真是一举两得。
现在出门骑电动车,心里踏实多了。其实咱们老百姓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很简单,就是方便、安全。北京这次把电池检测做到社区里,既解决了大家不知道电池 “健康状况” 的难题,又帮着消除了安全隐患,这种实实在在为市民着想的举措,真该多来些。要是以后能形成常态,定期给电池做 “体检”,大家用着也更安心,小区里的安全隐患也能少很多 —— 毕竟,平安出行才是最要紧的事儿啊!